文|幸福娃网上配资公司
一句很有能量的话:“其实坏情绪并不是长在身体里的,而是沾在身体表面的。”
初听只觉新鲜,细品之下,竟如拭去镜上微尘,显露出原本被遮蔽的内心模样。
我们常常不自觉地,把心里头那点不痛快,视作身体里长出来的东西,仿佛与生俱来,根深蒂固。
于是那点怨怼、委屈、焦虑、悲伤,便悄悄扎下根去,如藤蔓缠绕,枝枝蔓蔓,攀附于心。
久而久之,我们自己倒成了那情绪的主人,困在牢笼里,走也走不出,甩也甩不脱。
可它既非天生,亦非筋骨,不过是外头沾染的一层尘。
这尘,若勤拂拭,原可无碍;倘若任其堆积,那可就生出些别样滋味了。
粘腻的尘垢一层层覆上,心灵便失了透气之窗,渐渐滞重、憋闷起来。
这沉重感,久而久之竟被当作了心的常态——心镜蒙尘时,世界就模糊了,连带着旁人递来的暖意也隔了一层模糊的纱,终至将你我困在灰蒙蒙的孤境里。
更可叹者,有人竟渐渐习惯了这尘埃的重量,视其为自身的一部分,如同穿惯了沾满泥浆的衣裳,竟不记得布帛原本轻软洁净的质地了。
坏情绪既只是沾在表面的浮尘,便不难拂去。此中要诀,在于识得“沾”的源头——并非我们命里该有的东西,不过是路过沾染的风沙,或是梅雨天里沾上的潮气罢了。
既识得它本非我所有,拂拭起来便少了几分留恋与沉重。
拂拭之道,首在一个“觉”字。心头偶有阴翳掠过,不妨稍驻,问问自己:“这难受,是我自己从心里生出来的呢,还是外头什么事、什么人带来的?”
一旦辨明不过是沾附之物,那念头便如云影,纵然浓重,亦知它终将飘过。
心头一旦明白这难受不是自己长出来的,那浓云便失了几分威势,纵然一时压顶,也终究明白它必会飘散。
拂拭之工,再需一个“离”字。既知是外染之尘,便不必紧抓不放。
纵使一时难以立即挥去,亦不妨松一松手,将其暂且搁在一旁。并非逃避,乃是容出一点空间,让心自由呼吸。
待心绪稍宁,再回头去看那情绪,竟似隔着一层薄纱,其势已弱,其形已虚。
如同放下手中紧攥的泥沙,泥沙自然从指缝间流走;心松开执念,执念便也渐渐消散于无形。
拂拭之效,最终归于一个“洗”字。人心如镜,日常沾染尘灰,原本寻常。只需勤加拂拭,乃至时时拂拭。
拂拭不必惊天动地,不过是日常的省察与放下。心头一旦觉出一点滞重,便如轻轻掸去衣袖上的浮尘。
拂拭久了,心镜自然光洁,纵然偶有风尘来袭,亦难再附着其上。心镜常拂拭,便常清朗,纵然风沙又至,亦难以停留。
坏情绪如浮尘沾衣,何须惊惶?它既非长在骨血里,便不过是皮肤上暂留的一抹凉意。
识得它来处,明白它非我所有,轻轻拂去便是。拂尘需勤快,心镜要常明,莫让浮尘积成污垢,污垢又成了茧壳。
拂拭之工,贵在勤勉,亦贵在平和。心净了,纵然四野风起,亦不过吹动衣袂,沾不上心。心若净了,天自晴好。
网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